发布日期:2025-01-04 12:45 点击次数:156
▎人民酱说:
若能找到心中所爱,找到精神寄托,即使重压在肩,也不会被击垮崩溃,而是在逆境里,一步一印,从荆棘之中走出一条踏实的路。
全文4591字丨阅读共需4分钟
编辑丨人民酱
作者:少年商学院新媒体部 来源:少年商学院(ID: youthmba)
古典文学研究学者、南开大学讲席教授叶嘉莹,于2024年11月24日去世,享年100岁。
叶嘉莹先生是诗词的女儿,风雅的先生。她把一生献给了古典诗词的传播,她的生命也一直都与诗有关。
展开剩余94%▲少女叶嘉莹
命途多舛,诗词求索
1924年,叶嘉莹出生于燕京的一个翰墨诗书之族。你大概不知道,她和慈禧太后同姓——叶赫那拉,与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同宗。她的曾祖父于咸丰年间官至二品,祖父为光绪年间进士,曾任职于工部,父亲是北京大学英文系的高材生,母亲也是自小饱读诗书的大家闺秀。
▲3岁时的叶嘉莹(中)
在这样的家庭里,叶嘉莹3岁启蒙,背诗认字。10岁受家学,诵读经典诗歌,与父母亲人谈诗论赋,与古典文学结缘。
她说:“我有时候在一些电视剧里看到父母子女之间大呼小叫的场面,会觉得难以接受。我小时候生长的环境从没有过这样的事情。无论是我伯父、父亲,还是伯母、母亲,甚至于连佣人之间,大家讲话都是心平气和的。家里永远都很安静,可以听得到蝉鸣和蟋蟀叫。”
▲察院胡同23号,叶嘉莹童年的旧居,
斑驳古旧,草木深深
因从小以传统文化启蒙,叶嘉莹的骨子里除了柔顺就是腼腆。若是在太平盛世,父母定能护好她,但难的是,她出生在一个动荡的乱世。
在叶嘉莹少年时期,她的父亲跟随部队南撤,此后音信全无。17岁那年,叶嘉莹考上了辅仁大学国学系,她的母亲此时却因生病离世。她在《朗读者》里回忆母亲入殓那天的场景,她说听到那钉子钉在棺木上的声音,成了她心里一块疤。
▲叶先生在《朗读者》里回忆了少年时的丧母之痛
父亲失联,母亲离世,17岁的叶嘉莹只好带着两个年幼的弟弟投奔了自己的伯父伯母。万幸有伯父伯母关照,她还能够继续上学。
大学的叶嘉莹极为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她十分好学。在她大学二年级的时候遇到了影响她一生的导师:著名国学大师顾随先生。
▲辅仁大学求学期间,
后排右二为叶嘉莹,前坐者为顾随先生。
他最欣赏的两个得意门生,一个是周汝昌,一个就是叶嘉莹。后来在顾随先生给叶嘉莹的一封信中,他写道:“截至今日,凡所有法,足下已尽得之。”
在叶嘉莹的身上,不仅有顾随先生的影子,还有她自己的特色创新,她站在老师的肩膀上,在学术上更上一层楼。
▲叶嘉莹以第一名成绩从辅仁大学毕业
顾随先生的一句话让叶嘉莹记了一辈子,也正是这句话,陪着她度过了之后的一段段艰难的时光。顾老师说:“一个人要以无生之觉悟为有生之事业,以悲观之心态过乐观之生活。”
1945年,叶嘉莹21岁,从大学毕业。她开始做中学教师,陆续有人请她去上课。因为热爱,面对沉重的工作量也居然丝毫不觉劳苦。
▲上世纪50年代,叶嘉莹在台湾任教时给学生讲课。
在任教之时,叶嘉莹遇到了与她恩怨大半生的男人赵钟荪。当时赵钟荪在海军任职,看到温婉漂亮有才气的叶嘉莹,他便一见钟情,并对叶嘉莹展开了疯狂的追求。24岁时,叶嘉莹作出了一个对命运转折影响巨大的决定:结婚。
▲叶嘉莹与赵钟荪结婚照
然而,人生无常,苦难总是不期而至。婚后,叶嘉莹随丈夫迁居台湾,自此,开始了长达26年的异乡漂泊。在白色恐怖中,丈夫被捕入狱。叶嘉莹不得不带着女儿寄人篱下。三年后,终于等到丈夫出狱,可牢狱之灾,使丈夫变得性情暴戾,叶嘉莹只能一人承担起整个家庭的重担。
▲叶嘉莹与丈夫和两个女儿
有一天,她偶然读到王安石的一首诗,诗中写道: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风吹瓦堕屋,正打破我头。
瓦亦自破碎,岂但我血流。
我终不嗔渠,此瓦不自由。
众生造众恶,亦有一机抽。
这首诗如当头棒喝,把她从悲苦中提振起来。
▲上世纪五十年代的叶嘉莹
一生漂泊,终归故土
教师,是叶嘉莹最珍视的身份。她从中小学课堂,讲到了台湾大学,后又被外派到美国密歇根大学做交换老师。因为在古典诗词方面的造诣深厚,哈佛大学邀请她到学校任教。当时,她是为数不多的用英文教授中国古典诗词的学者。她将中国古诗词传播到国外,让外国人也能感受中国古典诗词的魅力。
52岁那年,生活终于安定下来,但不幸的事又发生在她身上——27岁的大女儿和女婿外出旅游,却因车祸遇难。
▲图源/《掬水月在手》剧照
年逾半百,痛失爱女,叶嘉莹悲痛欲绝,一口气写出十首《哭女诗》: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平生几度有颜开,风雨逼人一世来。
迟暮天公仍罚我,不令欢笑但余哀。
少年丧母、老来丧女,人生最悲哀的事一一向她涌来,叶嘉莹唯有借诗词消解痛苦,从诗词中抽取面对世界的力量。
后来,叶嘉莹在《迦陵杂文集》中如此自述:
“人们只看到松树的苍然不改,却不知松树是如何在霜雪的摧伤中承受过来的。
我想朋友们所说的从我的外表看不出什么经历过忧患挫伤的痕迹,大概也和一般人只看到松树之苍然不改,而不能体悟到松树所经历的严寒冰雪的挫伤打击是同样的情况吧。
松树之能挺立于严寒,并非不知冰雪之严寒,只不过因为松树已经有了一种由冰雪所锻炼出来的耐寒之品质而已。”
“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当我们望着叶先生,就仿佛看见一棵松柏,从风雪中挣出的满身苍翠,看见一颗始终坚韧、纯粹、朴实、洁白的心。
叶嘉莹先生不止是借助诗词抚平心灵伤痛,更是从诗词中抽取出了中华文化的精髓,藉此支撑她的精神意志,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那份深邃的力量永久地融进了她的生命中。
1978年,叶嘉莹提出了回国教学申请。出于以身报国的热切理想和对于中国古典诗歌的深沉热爱,第一次回国讲学时,她写下了一首绝句: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随后的三十多年,叶嘉莹往返于北京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复旦大学等几十所高校讲学。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她的学生遍布全世界,从中国到美国、加拿大,她的很多学生已经成为各大高校的知名教授和学术带头人。
2015年,南开大学为叶嘉莹新建了一栋古朴雅致的书院——迦陵学舍。这一年,她正式定居南开园。她说:“我的根是在中国。”
在九十多岁的高龄时仍她不间断奔走,把老祖宗留下的沧海遗珠传给国内的年轻人。
▲ 图源/腾讯视频
即使九十多岁高龄的她,在授课和演讲时依然坚持端正地站立,她说,老师就应该是站着讲课的,这是对学问的尊重。
▲90多岁时叶嘉莹在南开讲座,
两个多小时中间,她谢绝了学生递来的椅子
她还说,不论在任何时候,都应该尽到自己的责任,这是一个人应有的操守。
叶嘉莹讲课,从来不看课本,全凭学识和记忆。著名作家白先勇在台湾读书时,常跑去听叶嘉莹的课。直到今天,83岁的白先勇还回忆96岁的叶嘉莹:“叶先生是老师中的老师,我是小了叶老师13岁的学生。”
当年,叶嘉莹还在台湾教书时,传来杨振宁、李政道两位教授获诺贝尔物理奖的消息,物理一下子就成了热门,许多学生争着报考物理系。当时叶嘉莹教物理系一个班的国文,那天讲的是韦庄的《思帝乡》: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春日游,杏花吹满头。
陌上谁家年少,足风流。
妾拟将身嫁与,一生休。
纵被无情弃,不能羞!
叶嘉莹告诉学生,不要仅仅把它看成是写美女跟爱情的小词。我们每一个人做学问和追求理想,也需要这种精神。要知道,学物理不一定都能获奖。如果你为物理付出了你的一生,最后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回报,你会后悔当初的选择吗?杨振宁教授的成就,不仅仅在于他获得了诺贝尔奖,而更在于他对物理学终身不渝的追求和奉献。
这种终身不渝的追求和奉献,在叶嘉莹身上同样展现得淋漓尽致。
诗词养性,先生风骨
1997年,叶嘉莹先生捐出自己大部分的退休金,在南开大学设立了奖学金,用以鼓励资助热爱古典文化的学子。
2018年,她又将自己的所有财产捐给了南开大学,并设立了“迦陵基金”,主要用于古诗词的研究。
截至2019年,叶嘉莹先生总共捐出了3568万元。当被问起为何将自己的全部身家都捐出去的时候,叶先生淡淡一笑:“我不需要那么多钱。只是有一个愿望,在有生之年,把即将失传的吟诵留给后学者。”她坚持以传统声调读诵,为后人留下诗词原本动人的音韵。
在央视新闻公开课的现场,白岩松问了叶嘉莹这样一个问题:您在我们很多人眼里是一个强者,因为一路走得不容易,那您为什么要提倡“弱德之美”?
因为我们的文化之中,常常颂扬的是“健者之德、强者之德”:
有不服世道、敢于反抗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有志向高远、心存天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有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有不服世道、敢于反抗的“我命由我不由天”;
有志向高远、心存天下的“安得广厦千万间”;
有金戈铁马、气吞山河的“我以我血荐轩辕”……
叶嘉莹说,词本身存在于苦难之中,而且也在承受苦难之中,这就是所谓的“弱”。而在苦难之中,你还要有所持守,完成自己,这就是“弱德”。
若以此来观照叶嘉莹的一生,也许可以明白她是依靠何种力量一一战胜人生中那些猝不及防的苦难——“我不想从别人那里去争什么,只是把自己持守住了,在任何艰难困苦中都尽到了自己的责任。我提倡‘弱德之美’,但我并不是弱者。”
叶嘉莹曾说,她这一辈子,没有做过自己的选择,几乎每一个决定,都是随波逐流、形势所致。
因家教而学诗、因义气而嫁人、因责任而渡海、因养家而赴美……别人眼中,她有崇高的头衔、等身的著作、卓越的成就;却是只她自己知道,表象之下,都是命运施加在她身上的浩大困厄。
她不曾做出过勇者般的回击,不曾试图扼住命运的咽喉,仅是在重压之下,默默地承受着,静静地坚持着,缓缓地前行着,不跌倒,不跪屈,不放弃。
惟有对诗词的热爱,和对家乡的思念,是她负重前行的“弱德”之中,美丽的华光。
斯人已逝,精神永存
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1951年于台湾
故都北望海天遥,有夜夜梦魂飞绕。
——1953年于台湾
早是神州非故土,更留弱女向天涯。
——1968年于美国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
——1969年于加拿大
南台风物夏初时,昨宵明月动乡思。
——1951年于台湾
故都北望海天遥,有夜夜梦魂飞绕。
——1953年于台湾
早是神州非故土,更留弱女向天涯。
——1968年于美国
异国霜红又满枝,飘零今更甚年时。
——1969年于加拿大
“诗词就是叶嘉莹”,这简简单单的七个字,大约已经说尽了岁月,讲清了一生。
“一世多艰,寸心如水。”叶嘉莹曾这样说。虽经历了很多起落坎坷,但小小的心脏却能像水一样,柔韧、澄澈、从容、不绝,鲜与万物争,只向自我的目标涓涓流淌着。
而她,也一直都在用自己如水的生命,倒映着遥不可及的天上寒月,让人们得以手掬一捧,细细端详那些未曾理解的天相,离历史长河中闪耀的每一位诗士词家,近一点,再近一点。
也许,命运真的是沉重的车轮,是滚滚的洪涛,总会推着我们向无法预料的方向前行。
但若能找到心中所爱,找到精神寄托,便能点亮那盏心灯、望见那轮明月,在苦痛中不灭,在艰难里长明。即使重压在肩,也不会被击垮崩溃,而是在逆境里,一步一印,从荆棘之中走出一条踏实的路。
或者与叶嘉莹一样,是诗词歌赋;
或者,是音乐绘画、语言数学;
或者,是任何可以给予支撑、给予保护、给予救赎、给予成长、给予希望的事物。
愿每个父母,每个孩子,都能在人生中,找到那盏心中的灯火,找到那捧手中的月亮。
愿叶嘉莹先生带给我们的启示和力量,永远伴随着我们。斯人已逝,但精神永存,叶先生,一路走好!
*来源:少年商学院(ID:youthmba)国内领先的国际素质教育平台,380w+高知父母都在关注,帮助6-16岁孩子发现兴趣并树立目标。
*注:本文图片来自于网络 (部分图片来源于图虫创意),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也许你会喜欢炒股配资线上网址
发布于:北京市